发表于:2015年2月5日
(接续)
方针4:什么是未来状态?
建立“将来的流程”
以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地方。
在这一阶段里,CPO(首席流程官)要身先士卒,开发改进后的业务流程。
在车间可视化过程中,流程负责人会评估当前流程中的浪费、商讨最佳实践、未来系统的要求,并且开发出能代表期望的改进状态的“前瞻”图。
这一阶段采取手工车间的形式,当有独立的一方领导时,最为高效。在进行流程改进时,团队要从三个方面评估新的流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1. 现在能用当前的系统做些什么?在新的ERP系统实施之前,为了带来更好的商业成果,能消除掉哪些浪费?
2. 需要IT投资的战略性中期改进有哪些?
3. 能将我们带到未来状态的长期改进是什么?现代ERP带来的新的工作流能改进哪些功能领域?要完成现在做不了的事情,我们需要什么?
我们发现,要减少企业在转型中可能经历的任何负面影响,代价是非常大的。企业在为过时的流程和技术羁绊之后,想要改革的话通常会遇到阻力,这是司空见惯的。
鼓励团队进行变革,这能在买入新的ERP系统后为其增值。
方针5:我们能否获得优化的商业成果?
建立商业案例
一旦“未来状态”的业务流程设计完成,流程负责人就会问这个问题,“新的业务流程将怎样改进我们的企业?”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商业案例的基础。
关键业绩指标(KPI)既是量的提升,也是质的改进,将会带来更好的绩效成果。
现在是时候讨论、分析和记录在实施新的业务流程之后企业能获得的益处了。
实施成本应该记录下来,这样每一次业务流程改进后完整的投资回报率(ROI)也能得到记录。
通常情况下,企业在开发商业案例时,会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定义需要改进的流程。然而,在实施阶段里,企业要确定,商业案例里定义的流程是需要改进的流程,并且保证不会有所遗漏。
要知道,一位身份中立的顾问能基于其他客户的最佳实践,就改进业务流程提出宝贵建议。这一分析会为ERP软件的配置和最终的使用奠定基础。
最关键的考虑就是要把改进的流程和企业绩效提升联系起来,并且对当前状态的指标格外留心。比如,如果今天的库存包含了一定的囤积成本,如果新的流程到位了,这会对这些指标产生什么影响?这样的话,管理层就能看到新ERP的投资将怎样降低库存成本,减少脱销,提高了循环时间等等。
这对确定未来状态在关键绩效领域的商业价值是非常重要的,这些领域有:
• 提高客户满意度
• 提高生产能力
• 更快访问信息
• 改善出货情况
• 提高质量
• 缩短循环时间
• 更及时交货
在这一阶段的最后,CPO会为企业列出一个完整的BPI项目清单。清单上的每一个项目中都写明了相关的收益,成本和预期的投资回报率。
最后,CPO和流程负责人会把自己的建议传达到管理层。然后管理层应当基于投资回报率、商业计划的重要性和资源资金的可访问性为项目的实施制定优先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