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13年12月4日
技术在商业策略中扮演促成者的角色。现在,离散型制造商的商业策略前所未有的更具动态性和流动性。精通技术的商业领袖和首席信息官们(CIOs)正在采取能够直接匹配和支持其灵活商业策略的新技术。下面为离散型生产商所采用的5大技术趋势。
1. 云技术。
日益增长的全球客户基础、更加激烈的竞争、监管压力和不断变换的税收影响,这一切正在改变离散型制造商进行设计、建造、组装、分销以及为其产品和服务提供的支持的实际位置。为了支持更多的分散式工序,一些制造商正在显著拓展云技术的应用。
无论是沟通和协作工具还是诸如企业资源规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和客户关系管理(CRM)之类企业软件系统,离散型制造商正利用云解决方案寻求更强大的业务灵活性、更快的实施、可预测的投资,以及将支出从资本性支出向运营支出转化。
对于越来越分散化的离散型制造商,将IT资源拓展到每个新的位置,或者交付跨时区跨文化的IT支持服务都造成了服务商的挑战和成本负担。利用云解决方案来减轻跨地区应用安装、运营和支持的负担可以更好的进行成本管理,改善服务,并摆脱非核心竞争力。
2. 精益生产。
在过去的二十年间,精益生产力图在不带来收益的生产中的各个环节里减少浪费和非附加值的支出。然而,精益生产从过去几年开始才在技术层面上使市场领先的制造商业系统全面有所斩获。该技术的实现正被离散型制造商大刀阔斧的推行使用。
举例来说,通过制造业系统如SAP ERP、Oracle Fusion、Microsoft Dynamics AX及Dynamics NAV提升了项目账户和成本账户模块与财会(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分类账)和核心生产流程(主规划、车间管理、TMS、WMS)的深入整合来识别浪费,进而以较少的工作量推动最大化的价值。经过了一个缓慢启动的过程,现在它已经具有里程碑意义,并且成为我们翘首企盼的源自多个企业软件供应商的精益原则技术革新的商业趋势。
3. 供应链优化。
据Gartner(高德纳咨询公司)称,去年供应链管理软件行业的营业额增长了7.1%,至83亿美元。尽管增长稳健,实际技术趋势却表现为供应链管理系统和制造系统向单一解决方案的持续转变。事实上,这只是大趋势下的一个小趋势,其中最佳企业应用正逐步被内容更为广泛的集成企业套件所取代。
离散型生产正越来越多的依赖于供应链以减少周期长度,压缩库存量(及相关营运成本),加快客户履约,并削减分销成本。为了实现该目标,ERP应用正赋予这些日益增多的战略目标以越来越多的战略能力,如利用客户群分类来执行更优的需求计划、利用集成多种供应链策略(包括灵活性、精益性、响应性和补货)以进行更精确的预测,以及通过刺激购买形态和假定推测分析来更好的将供应链与目前的市场形势匹配起来。
需求是决定营运资本是否被高效利用的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幸运的是,一些具备前瞻性思维方式的ERP软件供应商正通过改善自身应用来回应此类供应链策略以达到分销效率,并进一步优化和深化应用的适应性和需求驱动力。
4. 客户关系管理。
离散型制造商以其最小化的应用CRM系统而闻名,特别体现在系统对销售展望和客户信息的记录上。但是,由于客户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信息彼此沟通的程度日益加强,其拥有的主动选择权也比以往更大,所以公司必须反思自己的CRM策略、流程和软件本身。
比如,客户审查产品的时候更加活跃与直言不讳。他们还与其他客户之间,在社交网络和网络论坛上分享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在客户聚集的地方CRM软件系统已经发展到涵盖利用社群聆听和协作应用的社交CRM工具来更好的识别和吸引在他们聚集处沟通的潜在社交客户。早期的应用者利用此类参与技术来获得新的客户并与现有客户加深合作关系。落伍者则袖手旁观,对客户对自己公司与产品的讨论毫不知情,自己为何将客户输给了竞争者也毫无察觉。
5. 商务智能。
商务智能(BI)从技术人员在幕后操作演进为任意有着合适技术工具的决策者都被授权进行。历史上BI软件不能实现简单易读的分析数据与可行性方案的实施传递。但现在不同了。BI的范围已经从前端的简单仪表盘升级为后端的复杂数据仓库,另外还包括快速BI与自助服务BI。
正如所有技术趋势一样,这个机会取决于伴随着的业务流程,以下为对衡量最能影响商业运行的工具的了解。这是我在与离散型制造商合作的过程中获取的一点心得体会,其中缺乏对标准化和最显著的性能指标的一致性。你可以反问,每家企业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在性能指标上有着差异也并不奇怪。在某种程度上我认可这样的说法,但并不完全赞同。
显然,那些能够辨别最突出的指标并向合适人群传递最准确信息的离散型制造商将帮助人们制定更好的业务决策,公司的经营业绩也会因此而得到改善。
以上的制造商技术趋势分别带来了特定的益处,但是还有一个总体趋势,力图充分利用它们的综合效果,同时规避孤立的不同信息系统几十年的沉疴旧病。
包罗万象的变化正向越来越多被采纳的ERP应用程序过渡开来,这是因为ERP可以交付云端、精益生产、SCM、CRM和BI带来的优势,而与此同时客户却不需要创建和维护复杂的系统集成和软件定制。